新闻动态
采集咽拭子——最危险的地方,有我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2-19 浏览:4265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现已进入到防控的关键时期,按照统一部署我市各区域都紧张有序地开展重点人群大排查和筛查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在严防死守中不留死角。我市宜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所辖区域范围内近几日采集咽拭子标本工作量过大,现有医务人员紧缺,实难较好承担此类工作。市中医医院虽全员仍奋战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中,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立即对宜秀区的标本采集工作予以支援,医院检验科主任、门诊党支部书记夏云青第一时间率先报名承担这项工作。
咽拭子标本采集是检测有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项重要检查,需要和采集对象近距离面对面接触,将棉签伸进其咽喉部位蘸取咽拭子样本,采集全过程的规范和标准至关重要。采集样本时,采集对象出现咳嗽、打喷嚏,甚至干呕反射都很常见。随之喷出的飞沫会喷溅在采集人员的面罩和防护服上,如果防护不小心会很容易造成感染。可以说,采集咽拭子标本是一项近距离直接面对病毒的工作。但夏云青主动向医院提出申请,他说:我是一名党支部负责人,又是有着丰富检验工作经验的检验科负责人,疫情工作关键时刻只要有需要,我一定要第一个冲上去,这是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
依照统一要求,宜秀区针对辖区内发热、外地复工、有密切接触史、治愈回家隔离等各类人员均采集咽拭子标本。夏云青同志安排好科室工作后,火速奔赴宜秀区疾控中心对接。到场后,详细了解和熟悉了具体的工作流程,仔细穿戴好防护用品便随车去采集标本。
(右为夏云青主任)
宜秀区辖区范围较广,而且这些采集对象分散在宜秀区各小区、街道、宾馆、乡村、学校等多个不同地方。为加快完成采集工作,需要不间断地随车在各处忙碌的来回穿梭,平均每次出去都要采集10余个标本。为了避免浪费,夏云青穿上隔离服后的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都不喝水、不上厕所,工作连续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虽在冬季但浑身都会被汗水浸透。
疫情当前,支援宜秀区的标本采集仍在继续,夏云青依然疲惫而又充满干劲的奔跑在疫情的第一线上,为顺利确诊病毒甘愿做一名直面风险的“逆行采集人”。